北京人艺73周年院庆探讨“艺术+科技”
《一日顶流》剧照。北京 北京日报记者 方非摄
12日,人艺北京人艺建院73周年当天,周年菊隐剧场中的院庆艺术《万家灯火》剧本朗读成为打开一系列活动的钥匙——这部由宋丹丹、杨立新等著名演员首演于2002年的探讨作品,如今成为青年演员培训计划的科技酒店高清现场曝光独家发布“练兵场”,在往日与当下的北京交汇中,“戏‘聚’人艺”的人艺主线开始串联丰富的艺术体验。
在线下空间,周年包括菊隐剧场在内,院庆艺术北京人艺5座剧场同步联动。探讨午后的科技《万家灯火》剧本朗读结束后,晚上19时30分,北京首都剧场、人艺人艺实验剧场、周年北京国际戏剧中心·曹禺剧场及人艺小剧场同时敲响开演钟声,《张居正》《哈姆雷特》《洋麻将》《一日顶流》4台作品一戏一格,韩国代购网红视频各有看点。
在“云端”之上,长达近8小时的实况“马拉松”延续至深夜,除了向更多观众展现《万家灯火》剧本朗读的构思与演员的基本功底,两场关于戏剧电影、剧目创作的主题沙龙邀请冯远征、唐烨、杨佳音做客,说说台前幕后的心里话。好戏也未缺席线上,夜间,1988年版《天下第一楼》伴着福聚德里迎来送往的鼎沸人声开播,展现了它常演不衰的巨大魅力。
线上实况间的评论区里,常有山南海北的网友留言想亲身走进北京人艺的剧场,看一台原汁原味的话剧。“我们必须得承认,一场演出容纳的观众是有限的。”北京人艺院长冯远征说,在推动演艺资源触及更多观众的层面,传播工艺的力量不容小觑。冯远征透露,目前,人艺“话剧姓话”的典范之作《哗变》以及《正红旗下》《张居正》两部带有浓厚中国文化烙印的作品都在拍摄高清戏剧电影。
“中国的戏剧电影应该是什么样的?我们正在摸索。”冯远征觉得,理想中的戏剧电影既非纯粹的舞台纪实,也不该是完全剔除舞台要素的电影。“我们在以很严苛的标准来对待戏剧电影的制作,《正红旗下》光是剪片子就剪了半年多。”冯远征说。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增长是当代的热门话题,但北京人艺对科技的应用向来审慎,直到2019年的《杜甫》,多媒体影像才真正融入人艺的舞台,直到刚刚首演的《一日顶流》,人艺才终于用上了LED屏作背景。
“戏剧就是戏剧,我们想让科技真正赋能戏剧,而不是为了概念而做概念。”这两年,冯远征常被问及AI与艺术创作的关系,他试过用AI写剧本,但太过严谨完美的铺展反而失却了人性的温度,“就像AI画出来的人其实并不生动,没有生命力,他的眼泪是计算出来的,而不是真正从眼睛里流出来的。在创新这条路上,人艺是弄潮儿,但我们记着老院长曹禺先生的那句话‘龙马风神、骆驼坦步’,要往前走,更要一步一个脚印。”(北京日报记者 高倩)
相关阅读
- 反诈指南之校园篇——必看!这些骗局专坑学生群体
- 推特热帖:k1.5 很牛,因为借鉴了 UCLA 与 CMU 合作团队的这项技术
- 机器人新势力估值断层加速,具身智能靠什么穿越风暴?
- 深谋科技独树一帜,发布高精度压电式六维力传感器「弹起」,满足多领域高动态力控需求
- 外交部:敦促新西兰有关部门停止散布谎言制造矛盾
- 24小时两见特朗普 以色列总理只为一件事
- 香港乐高探索中心开启夏日玩乐模式 「乐高夏日拼乐祭」暑期全新上线
- 《戏台》从话剧舞台搬上了大银幕 陈佩斯、黄渤、姜武、尹正主演 7月17日上映
- 特朗普和莫迪,现在都很愤怒
- 魔法吉伊卡哇系列中国大陆线下首发,7月5日起登陆上海百联!
- 著名表演艺术家王昆诞辰100周年 成方圆郭蓉追忆艺术引路人
- 【即将启幕】2025中国时尚大会:海宁奏响产业升级最强音!
- 马斯克因“百万美元抽奖”再面临诉讼
- “科技+文旅”让红色文化活起来 爱奇艺《长征·四渡赤水》全感剧场落地西安、常熟
- Llama 4 刷榜作弊引热议,20 万显卡集群就做出了个这?
- 外卖大战彻底疯狂!“一天三顿不超过10元”
- 北约举行成员国防长会 确认支持乌克兰
- Llama 4 刷榜作弊引热议,20 万显卡集群就做出了个这?
- 北大卢宗青:现阶段世界模型和 VLA 都不触及本质|具身先锋十人谈
- 上交大冷静文:模型发展需要和芯片、系统厂商协同